今晚有茶 | 集齐七款正岩白鸡冠,大吉大利正式开工! 今晚有茶 | 集齐七款正岩白鸡冠,大吉大利正式开工!

  • 岩茶教室
  • 2021-06-11 23:08:25


 专题链接👇👇👇:

你以为白鸡冠是四大名丛里最好认的吗?



对于武夷岩茶的传统名丛,Y老师心目中衡量它们的方式其实还挺“双标”的。


一方面因为他们太小众、被市场认知的视角有限,绝不是一个适合大量普及推广的茶品,所以在没有被大范围认可的时候它们的市场价格是极具性价比的。


而另一面,却是同样因为它们足够小众足够稀罕,以至于无法被一般大众单品所替代,所以在非标领域它们依然具备昂贵的理由



如此说来最近天价茶的议题是岩茶圈的绕不过去的话题。


随着比春节祝福短信还多的“重要通知”,我大致盘算了一下,绝大部分的天价茶似乎都集中在肉桂老丛这一类的主流品种上,武夷岩茶的传统名丛,包括四大名丛在内也没在这些茶中占到一个席位。


虽然我给名丛贴了“双标”的标签,但现实中名丛依然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存在着。


当然,这绝对是好事,希望名丛能以“高性价比”的方式被更多的推广和保护下来。哪怕我心里替名丛们感到委屈,要知道即便是同样的山场、同样的工艺水准,只是品种不同价格却达到五倍甚至是十倍的落差。



新的一年,岩茶教室会继续推广我们坚持的名丛保护计划,正在消失的武夷岩茶。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尽可能少看到那些被无情砍伐的名丛改种成肉桂的现状,也让原本“不公平”的委屈多一点被看到的价值。



2021辛丑年白鸡冠,这是我们名丛集萃的第二期,上一期铁罗汉集萃不到半个小时一百份秒光,除了大家对我们内容的认可和支持,“性价比”也显得格外诱人。


这一次白鸡冠集萃性价比更高,七泡正岩核心山场的白鸡冠,其中还有两户人家纯手工的作品,我建议你先抢完,再慢慢继续往下看。









直接点击上方小程序进入小程序剁手专区

学生证均可享88折超级福利



2021集萃·白鸡冠

开年巨献,今晚吃鸡

独家绝对福利分享:680元/盒/7泡



3月1日 今晚20:30

年度特别专题  限量100份









1.

白鸡冠的滋味到底有怎样的魅力?



这个问题Y老师说了不算,还是得大家亲自喝了自己消化才算数。但是通过这次专题的搜集和Y老师尝试过的各种白鸡冠,可以分享给同学们一点点不成熟的小观点。


首先,白鸡冠香气特征是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的。


之前我们拜访刘国英老师的时候他就特别告诉我们,“那些流传白鸡冠带玉米须味的白鸡冠有可能是没有做到位的白鸡冠,真正工艺好的白鸡冠都是带花香的。”


虽然我们在后续尝试的几款白鸡冠里,几乎不太可能彻底摆脱“玉米须”的那种特殊味,但是“花香”绝对是白鸡冠品种特征里特别迷人的气息。



这个花香是极其丰富的,有的似栀子花,有的似玉兰花,更多的都带着兰花底,还有一丝甜昔昔的奶油香,这些香气综合在一起让这七款白鸡冠随便一款的耐泡度都显得特别旷日持久。


其次,山场份量够足的白鸡冠是适合存放的。


对于这点,本次集萃的两个山场大户陈克春和刘仕章都有充分的数据说明,至少近十年连续年份的白鸡冠他们的存活里都可以提供有力的素材(反正我没有),不但存放的过程会有明显的转化,而且随着陈放年份的变化,花香转成花粉香变得愈发迷人。



据说白鸡冠之所以是道家茶的由来,也是因为转化过程中因为氨基酸含量最高,药用价值变得更加凸显。但这些又是Y老师了解范围之外的领域了。


最关键的是,这次集萃再次证明了白鸡冠绝不仅仅是用来看的茶,从本次七款,应该也是史上最齐的七款正岩白鸡冠集合中可以感受到。




2.

七款正岩白鸡冠的味道



01

罗盛财

龟岩白鸡冠(2020年)



无需质疑,每次名丛专题我们都要先拜访罗盛财老师,他分享给我们的名丛就是植物学品类里的标准参考。


▲ 罗盛财

高级农艺师、武夷岩茶育种专家,曾任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综合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场长、武夷山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书记,著有《武夷岩茶名丛录》 


虽然这是我们第无数次拜访罗老师,但白鸡冠是我们每次聊天中都能被罗老师单独提起的名丛,就像是一个他的老朋友,时不时的回忆起他们一起的趣事。



加上这一次集萃分享,是罗老师第二次在岩茶教室平台上分享白鸡冠,要知道龟岩里的名丛都是罗老师育苗用的标本,做成茶就是不想浪费它们的生命性征,就存在而言数量稀少得就像一个非卖品。


可罗老师依然坚持每年都将他们精致完成,还得请不同的茶叶局专家来评审,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也算老人家退休后的新趣味。



关于白鸡冠的滋味特征,在罗老师《武夷岩茶名丛录》里的记载是“品种特有香型突出,岩韵显”。



虽然这种教科书式的记录没法精准的告诉大家白鸡冠的“特有”香型到底是什么香,但是那种菌菇类的鲜爽气味和蜂蜜水匀整搅拌的甜适感总归是错不了的,而且专家的工艺把关绝对是奔着“岩韵”去的,越往后越香醇,仅仅只是作为“标准的教科书”,那着实可惜了。




02

母树管护人-杨明

斗米峰白鸡冠(2020年)



作为外鬼洞白鸡冠母树的管护人,在对白鸡冠品种滋味的认知上是具备一定审美进步的。


相关链接:山场主人杨明 | 他是现存唯一公认的白鸡冠母树的管护人


足火焙和足够到位的做青工艺,无论是干茶还是第一水中直接的滋味,都收敛起了“氨基酸暴露癖患者”的锋芒,绝不会让人当下立马反应过来这是一泡典型的白鸡冠。



第二三水开始才是“氨基酸”开始逐渐苏醒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蜂蜜水的琼浆玉液、可以找到些许坚果和炭火碰撞中摩擦出来的焦糖感。




03

陈克春、陈守彪父子

慧苑天车架白鸡冠(2020年)



这次陈克春跟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的白鸡冠,还在正月喝这泡茶的感觉其实有点“夏虫语冰”的意思,冲突与对撞的味道。


相关链接:山场主人陈克春、陈守彪 | “我们家拥有三坑两涧范围内面积最大的一片白鸡冠”


没有任何过量的火点掩盖或者修饰与大自然有关的气息,是绽放着小白花的夏天,风车茉莉和栀子花在你耳边轻轻拍打。



可茶汤过喉后又有一种冰雪开始融化的质感,像是一个会变身的魔法,一道茶汤直接在喉咙处化身成了冬天里最好的黑松露。


夏天和冬天的美好都在一起了,还有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




04

御上茗-王剑平

御茶园白鸡冠(2020年)



如果说御茶园白鸡冠是对传统名丛的尊敬,那么在工艺上王剑平延续了“传统”该有的气质, “平衡”。这次分享的这款白鸡冠依然保持着这种“平衡”审美的绝对优势。


相关链接:御上茗王剑平 | 被托付的御茶园白鸡冠


第一水像是把甘蔗放入破壁机后纤维和糖分高度融合的黏稠感,二三水开始就是这些黏稠感渐渐退散开始呈现万物复苏,百花争鸣的活跃。



栀子的甜花香氤氲着水汽,如露珠轻沾的花瓣,娴静而优雅的气味,是用木质感做为骨架,火点的熔合,撑起了这一道带有人间的烟火气息的“人间富贵花”。




05

山场主人仕章

手工白鸡冠(2019年)



这是刘仕章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分享的白鸡冠,即没有做过品牌分享,也没有在任何渠道上过多的喧哗,于是这么多年他的白鸡冠就像他的作品一般一年年被保留了下来,不同年份不同批次都有清晰且不受干扰的沉淀。


相关链接:山场主人刘仕章 |“制好白鸡冠是武夷茶人应有的本分”


可就是这么低调的人物在我们白鸡冠集萃开篇出来就有朋友叫嚣,“白鸡冠如果没有刘仕章我就取关”,可见白鸡冠和刘仕章两个标签之间的紧密关系。



这次跟大家分享的2019年白鸡冠,这个年份是他认为这个阶段品饮是最为舒适的状态,即没有新茶还未退尽的戾气,也不会因为存放过久而流失了该有的鲜爽,关键是经过他严苛的工艺过程所达到的极致状态。




06

肉桂小王子-余韵涵

狮子峰白鸡冠

(2020年初制、2021年1月焙制完成)



这是一款属于“肉桂小王子”气质的白鸡冠,如一款站得住脚的肉桂那般立体。


相关链接:山场主人余韵涵 | “肉桂小王子”家的“鸡肉”味儿


用氨基酸和玉兰奶油勾勒出的框架,然后就是一把青嫩的白色花香,很纯净,白花里透着鲜绿,既脆弱又蓬勃,带着刚刚焙完的星星火点,给带着寒凉的初春加持了温度。



要知道春天的绿色滋味和夏天的绿色气息是完全不同的。夏绿浓,甚至妖冶,春天的绿一派和润,是冰雪融化时的柔光,光圈、雨露都是温柔的气质。第三四水开始,复合型白花的香气,让白鸡冠变得丰富且婀娜了起来。




07

岩茶玩家刘东杰分享

2019慧苑茶厂白鸡冠



看到这种玩家级人物出来分享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凑不齐的尴尬了吧。


其实如果是岩茶教室的忠实粉丝的话一定不会对刘东杰感到陌生关联链接:岩茶玩家刘东杰 | 他是武夷名丛的“山林派”,这款白鸡冠也不是第一次在岩茶教室的平台跟大家分享关联链接:当武夷山的牛栏坑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不妨到福州营迹路上走一走)。


唯一不同的就是从原来的“白斩鸡”变成了如今的“柴火鸡”,那可不是一般大户具备这样的实力可以把一款白鸡冠焙得如此之劲道。



这样的独家孤品一年能有了几斤几两,请同学们好好掂量呀。









直接点击上方小程序进入小程序剁手专区

学生证均可享88折超级福利



2021集萃·白鸡冠

开年巨献,今晚吃鸡

独家绝对福利分享:680元/盒/7泡



3月1日 今晚20:30

年度特别专题  限量100份








3.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关于包装



集萃系列的产品是万年不变的小木盒,岩茶教室应该是业内最早提出要“去包装化”的概念。


在岩茶教室推广的茶品,不论贵贱与否正岩还是外山,到了岩茶教室就只需要一个泡袋和厂家信息,体现包装最基本的概念,保持产品的性状和标识,除此之外的功能,对不起,都让一让!



这一次同业公会第三方公开信里倡议,茶叶内容物的不应少于1/4,我觉得这个指标甚至还可以再高一些。



顺便跟大家说说,为什么我们的集萃系列是7泡茶,原本这个木盒子是公版的包装,按行业惯例装的是6泡一两茶,我们把其中的内衬去掉了,正好7泡,完美!💗









-END-





有私事可私聊课代表

微信ID:kedaibiao0303


或者学习委员

微信ID:xuexiweiyuan111



随机翻牌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