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尚工夫 | 正岩山场收藏家的白茶品味
专题内容回顾:
如果说香江茶业的白茶战略是押宝价值洼地,其云白茶的战略是每个篮子里都放点鸡蛋,那么手尚工夫的白茶就是简单粗暴的随大流。所谓的“大流”就是指岩茶审美的大流,也是手尚工夫自行标榜的“主流”意识,山场论。
说起手尚工夫自然离不开它的山场主人陈志强。
虽然民间舆论压力总在传岩茶教室和手尚工夫合作关系上的绯闻,但Y老师依然可以勇敢且坦诚的表达个人成长跟他们家的茶离不开关系,至少那些跟“丛”有关的往事,至今令人念念不忘。
▲山场主人陈志强
但了解手尚工夫的人都知道,除了山场主人陈志强在产品上的强大支持外,他另一个CP搭档翁道钊,如今手尚工夫品牌联合创始人,也是一个同样具有强大Power和Muscle的男子(假装此处有八块腹肌)。
他除了是团队里所有小姐姐的树洞担当,更是一名典型的原料山场论的原教旨主义者,岩茶他只认准核心正岩的,白茶也是如此。
▲手尚工夫品牌联合创始人翁道钊(右)
▲ 鼎枝芽创始人郑信枝(左)
在翁道钊的助攻下,手尚工夫的白茶就把眼球盯住了福鼎,在他的理解范畴里,福鼎产区就是白茶的“核心正岩”。
#01
手尚工夫的白茶山场-福鼎叠石
翁道钊带我们去他们福鼎白茶基地是今年四月份,正式推广白茶的时间并不算早,而这个时候介入福鼎白茶市场已经是资金成本非常高的阶段,但对于手尚工夫这个品牌来说,依然是一个“风险最低”的选择。
▲福鼎白茶
在这个成本最高的进入通道里,手尚工夫聪明的选择了一条安全的路径,通过联合品牌共同合作的方式,与福鼎“鼎枝芽”合作,这为手尚工夫提供了稳定而优质的供应链。同时在福鼎众多山头资源的选择上,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地方,叠石。
叠石乡在福鼎的西北,与著名的高山产区管阳相连。
▲叠石茶园卫星图
我们驱车前往叠石乡的路上,会经过一座南溪水库,这是福鼎市的主要水源地,整个叠石乡也是福鼎市的水源保护地。
因为这个缘故,叠石乡这几年在茶园开垦上的管控尤其严格,基本上不太可能有什么新开的茶园,这也直接导致了叠石乡在这几年白茶大跃进中显得有些安静。
▲福鼎水源地南溪水库就位于叠石乡
翁道钊说,在进入白茶市场前的调研阶段,他这个山场论者发现白茶在山场上的要求和岩茶有一点不太一样,白茶产区对于风土的要求并没有岩茶那么多细微的区别,跟岩茶那么多小山场相比,“只要是福鼎境内的产区,差别都没有那么大,品质上更多的取决于海拔和茶园管理的生态。”
▲叠石茶园
在前期寻找资源的过程中,他们走遍了福鼎主要的几个知名产区,最终才锁定了这片藏在叠石乡深处的生态茶园。
▲叠石乡生态茶园
这片面积近210亩的茶园紧邻著名的华东大峡谷,海拔高度在500-800米之间,是七八十年代开垦的茶地,采用了类似武夷山垒石砌成的梯田茶园。
由于中间抛荒了一段时间,远远看去草比茶还高,这也成了手尚工夫在武夷山山场管理中没有碰到过的问题,每年茶季都要额外的花上一笔人工“除草”的巨款。
在翁道钊看来,叠石的这种沉默,就像岩茶很多并不出名但是条件优越的小山场,品质优异,成本相对可控,发展潜力巨大。
手尚工夫这个山场论者的坚定支持者相信,只有拥有自己的山场资源,才能把自己和白茶下一波的涨势牢牢的绑定在一起。
#02
手尚工夫的岩白配
Y老师经常被同学们吐槽,嫌弃我在评价任何一款茶的时候都像收了巨额广告费一般用尽了世间赞美之词,可能随着我年纪越大角质层越厚,这样的嫌弃在我看来也成了对我的称赞,因为每次我都能找到合适的视角去欣赏一泡茶的独特。
比如出自手尚工夫陈志强的“山场味”。
对于他的茶福建的粉丝应该并不陌生,甚至在一群茶里盲品的时候,大家都能从一泡茶的气质里辨认出“陈志强之手”的工艺味,而这个工艺的特征就是Y老师特别强调的“山场味”。
如果说手尚工夫是正岩山场的收藏家的话,那陈志强就是正岩山场的鉴别师,但凡出自他手的正岩茶,已经不是用细腻感、清晰度、或者大桂皮这种主流口味的风格来界定,而是放大了的山场味。
比如慧苑老丛中经典的花粉脂肪香,大坑口老丛的粽叶精油味,这些非常具有辨识度的味道都会像在操场集中一般自觉的呈现在你面前。
▲ 大坑口“同登佛地”
要知道这种工艺的表达如果用在一个外山、或者等级没那么好的原料上时,可能就变成了工艺上的缺陷,但用在核心山场时,工艺和山场的优越感就变成了让人怦然心动的缘由。
这也是陈志强的工艺在民间为什么总有两种言论僵持的原因,喜欢的人成了信徒,不接受的人依然充满好奇。
在这期“武夷山茶品牌的岩白配”专题里,手尚工夫给我们分享的三泡茶,不但炸出了翁道钊产量不到三十斤的私人藏品天车架肉桂,更炸出了岩茶师傅心目中的白茶山场味。
究竟是个信徒还是个看客,就看你如何拿捏好你的好奇心!
▲福鼎大白
1-2020福鼎银针
就像大家在讨论岩茶工艺一样,白茶也有不同风格的工艺导向,其中专注于把新白茶的香气做到“奶油花香”的,几乎就被界定成“新工艺白茶”,对于像Y老师这种极其肤浅的人来说,一切优雅的香,都是诱惑。
但是对于喝习惯岩茶的老饕们来说,无论香气与否,滋味才是最重要的,这款银针特别贴切的表达了“淡非薄”的能量。
看这些在银针里并不算颜值满分的银针,略带一些芽叶。
这两年市场上开始流行荒野银针,其实真正荒野的茶树并不算多,但是若真的是荒野的话这种芽叶就是很难剔除干净的,据一些白茶玩家们透露,这样的芽叶在后期转换过程中会提供更多花香类的芬芳物质。
正确与否,也只有自己参与到这场时间游戏中才更具说服力。
福鼎银针的精华就在于第一道汤水,是“毫香蜜韵”的神仙水,但“毫香“需要适当时间的沉淀,才可以让“毫香”+“蜜韵”的结合变得更融合。
这款去年完成的银针明显还未到它最佳状态,但是随着冲泡到二三水开始,滋味的能量在身体里上扬,将原本以为柔和的水感变成了带着苏打能量的蜜水,口腔中像是吹来一股高山野茶园里的风,冷冽又清甜。
Y老师温馨提示:爱抽烟喝酒重口味者慎入。
2-2020福鼎白牡丹
这款白牡丹在福鼎人心目中的采摘等级是极高的,在条索阶段就能看到壮硕的针角和氨基酸闪闪发亮的“毛”,相比上一款银针,这款牡丹显得花香更为富裕。
前两水是带着茉莉花的毫香,促不及防的甜意,像槐花树白裙下少女的回眸。接下来二水是冷藏的蜜橘冰糖,把自带的青涩温柔裹进盛夏里。七八水后是稳定的草本香,告诉你它在生态环境中蕴养出的气质。
3-2020天车架肉桂
说起来有点凡尔赛,但是这几年手尚工夫的茶Y老师真的喝了不少,包括白茶在内这些茶都有一些共性,比如滋味老练、气息明确、山场辨识度高,私下常开玩笑的时候就说这个茶跟翁道钊本人的Power一般,都有一股“鸡血”劲。
▲天车架肉桂的茶汤
对于白茶山场的辨识度Y老师目前也是小白,所以无法跟大家分享关于福鼎白茶山场味的共鸣点,但是对于茶的理解,就跟在看一幅书法作品的状态是一致的。
若一味追求拙朴浑厚,没有往上提升之气,就会陷入到沉重拖沓的笨重里,可如果追求轻灵迅捷,又容易变得轻佻,“凡力无不往下压,凡气无不往上宣”,如何将两者更好的融合,是多少创作者一生的研习,而这种较劲,就是一泡茶中“滋味”和“香气”的比重权衡。
这次跟大家分享的这款2020年天车架(慧苑坑)肉桂,是翁道钊个人收藏的年产品三十斤不到的“鸡血款”肉桂,据说他喜欢得连定价都舍不得。
揭盖饱满的蜜桃香,茶汤中是楠木和沉香调配的桂皮水,跟最近非常流行的“傻瓜桂”不同,多了一丝浓郁的果胶,果胶里裹着木质感,最特别的是还有一丝丝当归类的药香。
前面我们说了,陈志强的工艺擅长的就是炸出“山场味”,如果你想更快了解关于三坑两涧中独特小山场的气息,这是一款不能错过的教学样本。
当然,如果你贪心的想把所有都尝个遍,那学费应该可以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地段买别墅了。
直接点击上方小程序进入小程序剁手专区
学生证依然可叠加使用折扣福利
手尚工夫的岩白配
2021年5月13日 今晚20:30
全网独家 限量50份
2020福鼎银针 / 5g
市场参考零售价:10000元/斤
2020福鼎白牡丹 / 5g
市场参考零售价:1477元/斤
天车架肉桂 / 9g
市场参考零售价:老板不肯出价!
三泡茶分享体验:513元
(本活动为独家分享,每人限购5份)
-END-
有私事可私聊课代表
微信ID:kedaibiao0303
或者学习委员
微信ID:xuexiweiyuan111
随机翻牌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