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品质与土壤等微域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 中国茶叶
  • 2021-06-13 12:59:11



武夷岩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具有不可复制性,很多学者此前对武夷岩茶的品质和自然环境关系进行过相关研究。本文对武夷岩茶新划分的名岩区与丹岩区茶园的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进行检测分析,探讨武夷岩茶的品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给出提升武夷岩茶品质的建议。





一、材料与方法




1. 鲜叶与岩茶样品


采摘武夷岩茶名岩产区和丹岩产区共10个茶园的肉桂品种的春季鲜叶,按武夷岩茶制法加工成岩茶样品。测定鲜叶和岩茶样品的理化指标,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总量的测定方法均采用国标法。


2. 土壤


在上述10个茶园采用梅花形或蛇形法布局土壤采样点,每个土壤样品至少由3个采样点混合而成,取样深度为20 cm,各采样点土样混匀后用四分法取1 kg,多余部分弃去。土壤中矿质元素的测定方法参考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方法。


3. 茶园气象条件


采集1年内上述10个茶园的微域环境的气象信息(包括气温、积温、湿度、光照等)。平行观测茶树冠层的气温,每天每小时观测1次并记录,计算4次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日平均气温,同时记录空气湿度。所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名岩区与丹岩区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组成差异性分析


测定丹岩区和名岩区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 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1)表明,丹岩区土壤中的Cu元素和Zn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名岩区。


表1 丹岩区和名岩区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组成差异性分析

mg/kg

2. 土壤与鲜叶营养元素的关系


对丹岩区、名岩区的不同茶园土壤和鲜叶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表3。


表2 丹岩区土壤矿物质元素与鲜叶营养元素的相关系数


表3 名岩区土壤矿物质元素与鲜叶营养元素的相关系数


结果显示,丹岩区各土壤矿质元素对鲜叶各营养元素的影响程度不一致,鲜叶全铜含量与土壤全镍含量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34。土壤全铁与鲜叶全铜和全锰分别成显著正相关与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和-0.917。土壤全磷与鲜叶全磷和全锌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和0.915。名岩区鲜叶全锌含量与土壤全铁含量相关系数达到0.912。土壤交换性钙与鲜叶全锌和全钾相关系数分别是-0.897和0.917。


3. 丹岩区与名岩区各茶园温、湿度对比


(1)丹岩区和名岩区各茶园月平均温度对比


丹岩区、名岩区不同茶园每月平均气温统计结果分别如表4。


表4 丹岩区和名岩区不同茶园月平均气温


名岩区有效积温起始点晚于丹岩区,且有效积温积累速度慢,这也是名岩区肉桂鲜叶春茶采制时间晚于丹岩区1个星期左右的主要原因。名岩区鲜叶生长速度慢于丹岩区,这大大增加了其内含物积累时间,是其品质优异的原因之一。各个茶园全年各月份气温平均值差异性不大,变异系数均小于0.1。由于茶园多数处于森林包围圈内,太阳直射率低,空气湿度大,普遍气温平均值不高。


(2)丹岩区和名岩区各茶园月平均湿度对比


丹岩区、名岩区不同茶园每月平均湿度统计结果如表5。

 

表5 丹岩区和名岩区不同茶园月平均湿度

%


各个茶园全年湿度均值保持在70%以上,主要是由于降雨天数高达100 d以上,同时,部分茶园处于坑涧内,全年光照时间短,植被茂盛,空气湿度大。从记录数据上观察,全年夜间空气湿度值均大于90%,夜间空气潮湿,所以大部分茶园的茶树虽然处于太阳直射面,但下部主干终年覆盖青苔,环境湿度较大,也是武夷山环境独特之处。


4. 鲜叶主要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


对采摘自丹岩区、名岩区共10个茶园的肉桂鲜叶进行生化成分检测。


表6 丹岩区和名岩区鲜叶主要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


结果(表6)表明,名岩区鲜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丹岩区,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丹岩区;酚氨比、水浸出物和可溶性总糖略低于丹岩区的值,因此名岩区的茶叶较丹岩区的具有岩韵明显、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强烈等显著特点。


5. 感官品质分析


2017年6月15日邀请茶叶审评专家参照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T 18745—2006)对10个肉桂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结果如表7。


表7 丹岩区和名岩区肉桂茶样感官审评结果


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名岩区的肉桂外形相比较丹岩区的外形条索较肥壮、紧实,色泽较油润,整碎度匀整、洁净,内质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且岩韵显,汤色清澈,叶底匀齐软亮且红边明显。名岩区茶叶品质感官审评分数总体高于丹岩区,说明其茶叶品质优于丹岩区。






三、结语




名岩区和丹岩区各茶园全年各月份气温平均值差异不大,各个茶园全年湿度均值保持在70%以上,全年夜间空气湿度均大于90%,是武夷山环境独特之处。名岩区有效积温起始点晚于丹岩区,且有效积温积累速度慢,鲜叶生长速度慢于丹岩区,增加了其内含物积累时间。


名岩区肉桂鲜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高于丹岩区,因此名岩区的鲜叶具有比丹岩区更优的物质基础。在感官审评上,名岩区茶叶品质感官审评分数总体高于丹岩区。综合分析认为,名岩区茶园的微域环境更加优越,其茶叶品质优于丹岩区。





往期精选


 茶学院士、首席盘点茶界科技大事——2019 年中国茶叶科技进展

 武夷岩茶非遗传承人讲述“蛤蟆背”与烘焙工艺及品质的关系

 茶树白化突变研究进展

● 茶叶的调节免疫作用

● 茶树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要求及进展

● 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揭晓
● 欢迎订阅《中国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