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 生活不止甲方和乙方,还有诗与南方

  • 瑞泉号
  • 2021-06-10 15:11:12



人生一瞬,草木一秋

十月伊始

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

南方才刚觉晓秋意,落黄流水,正是一年好景时


造物者的馈赠

一生酷爱武夷山水的范翁如此描写秋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人类最早感知到秋天,要从一片叶子说起

秋风送,一叶圆满,一叶菩提


秋日里的温暖

《诗经》歌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古人对时间与气候极为敏感

他们用文字传递着几千年的问候:

天凉了,添衣珍重,勿忘饮热茶


时间留下的密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故,有了寒露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中,鸿雁是出现最多的物候

作为南来北往迁徙的候鸟,它们频频出现在秋日里

古诗词中,大雁也常常被喻为游客,东奔西走


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

人们更愿意把鸿雁看成是一种信物,对话南北

动物和人一样,向阳而生,向暖而居

故,寒露三候中,有了鸿雁来宾


有意思的是,寒露节在大时间划分里

处在旅卦和小过卦的时期

旅卦的意义不言自明,此时正是旅游的黄金时节

巧合的是中国旅游黄金周也在寒露前后


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茶客都会到武夷山做客

南来北往的宾客,解锁了时间的密码

以鸿雁自居,游赏南秋

在山水中观造物者之尤物

听传说,品佳茗,感受秋意茶暖


只有在秋天,山川才能得到自然最慷慨的色彩

此时,人们慢下来

或登高望远,和露赏菊黄

或结伴入林,听静水流深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山山水水自古便是文人墨客良伴

武夷山水中,任意一块岩石,一泓清泉

都可能结缘某位名人


最有趣的莫过于濒临晚对峰麓的五曲溪中

有一天然岩石,曰“茶灶石”

石上有洞穴数处,就石作灶,可以煮茶

在这里,就曾围坐过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名人

朱熹,陆游,辛弃疾 ——武夷三翁

| 茶灶石 |


在武夷山呆了五十余载的朱熹

物色了多处独特的景点

其中,最钟爱的便是五曲的这一茶灶

在他四十八岁时

与神交已久的好友陆游、辛弃疾重逢

作为东道主的朱熹,欣喜若狂,携友前往茶灶石

三人就坐石上,极目山水,煮茶论谈

至今仍传为佳话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心境

以秋入画,以茶为媒,寻着三翁的足迹

瑞泉三两好友,移舟登临石岛



在这块碧水潆绕、仙人遗迹的磐石上

古人今人,共赏一道山水,共饮一杯佳茗

且饮且谈间,回归诗章生活

这是瑞泉人心中的诗意

传递的南方温暖

  

聊一聊

“你最喜欢哪里的秋天?”

欢迎留言回复~